驗證與條碼品質管理的比較

瞭解流程控制指標,資料確效和驗證之間的差異
許多製造廠商早已使用流程控制指標 (PCM) 監視其條碼的品質,並使用讀碼器上的軟體驗證條碼資料有效。雖然向正確的方向邁出一步,但這不是真的驗證,且可能導致沿著供應鏈的製造廠商處於未受保護的狀態。當製造廠商使用 PCM 或驗證而條碼有時在一段時間後還是無法讀取時,驗證器可提供額外的保障及再次保證。
資料確效
有時,條碼印製良好但還是遭到退回,這是因為格式不正確。確效會依照產業要求,檢查資料格式是否正確,讓接收條碼資料的電腦系統可解譯條碼的資料。確效只會檢查條碼內的資料格式,不會檢查列印品質。而條碼驗證會測量圖像相關和資料相關的品質參數,將條碼的可讀性分級。
流程控制指標
讀碼器視其軟體而定,可能會提供對流程控制和改善有用的列印品質指標。這些指標可協助製造廠商列印符合其獨特列印品質需求的條碼,並預測一般讀碼器是否能成功讀取其條碼。不過,在供應鏈各個環節中,符號遇到的讀碼器類别差別很大。事實上,許多讀碼器都包括有解碼演算法,這是專為讀取變形,有挑戰性的,及難以讀取的條碼而設計的。品質控管測試或掃瞄器的流程控制指標,都無法可靠地判斷兩台不同的讀碼器會如何處理同一條碼 - 只有條碼驗證才能辦到。
驗證
相對地,條碼驗證器可確認條碼是否能由所有的讀碼器讀取。不同於 PCM 或資料確效,驗證器會檢查所有的品質參數,使用特定光源設定,且需定期校準。
選擇條碼品質管理方法
資料確效 | 流程控制 | 驗證 |
|
|
|
使用時機 | |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