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證與條碼品質管理的比較

瞭解流程控制指標,資料確效和驗證之間的差異

許多製造廠商早已使用流程控制指標 (PCM) 監視其條碼的品質,並使用讀碼器上的軟體驗證條碼資料有效。雖然向正確的方向邁出一步,但這不是真的驗證,且可能導致沿著供應鏈的製造廠商處於未受保護的狀態。當製造廠商使用 PCM 或驗證而條碼有時在一段時間後還是無法讀取時,驗證器可提供額外的保障及再次保證。

資料確效

有時,條碼印製良好但還是遭到退回,這是因為格式不正確。確效會依照產業要求,檢查資料格式是否正確,讓接收條碼資料的電腦系統可解譯條碼的資料。確效只會檢查條碼內的資料格式,不會檢查列印品質。而條碼驗證會測量圖像相關和資料相關的品質參數,將條碼的可讀性分級。

流程控制指標

讀碼器視其軟體而定,可能會提供對流程控制和改善有用的列印品質指標。這些指標可協助製造廠商列印符合其獨特列印品質需求的條碼,並預測一般讀碼器是否能成功讀取其條碼。不過,在供應鏈各個環節中,符號遇到的讀碼器類别差別很大。事實上,許多讀碼器都包括有解碼演算法,這是專為讀取變形,有挑戰性的,及難以讀取的條碼而設計的。品質控管測試或掃瞄器的流程控制指標,都無法可靠地判斷兩台不同的讀碼器會如何處理同一條碼 - 只有條碼驗證才能辦到。

驗證

相對地,條碼驗證器可確認條碼是否能由所有的讀碼器讀取。不同於 PCM 或資料確效,驗證器會檢查所有的品質參數,使用特定光源設定,且需定期校準。

選擇條碼品質管理方法

資料確效 流程控制 驗證
  • 檢查已編碼的資料是否符合指定的格式標準
  • 只與條碼內的資料有關...
  • ...與標識的品質無關
  • 在生產線上控制條碼品質
  • 對與驗證器相同的一組參數分級,但會犧牲校準和光源位置
  • 合約符合全球標準的分級
  • 需校準和精準定位光源元素
使用時機
  • 需資料格式標準檢查 (如 MIL-STD-130,GS1)
  • 藉由預警控制標識過程
  • 確保下游可讀性
  • 促進讀碼器設定最佳化
  • 依法需要或明文強制時
  • 當 PCM「標示」條碼時提供診斷
  • 當需簡化與貿易夥伴之間的通訊時
相關內容

欲獲悉有關康耐視產品的詳細訊息:

康耐視特色產品

取得產品支援與訓練等等

加入 MyCognex

是否有任何疑问?

世界各地的康耐视代表可以随时为您提供支持,满足您的视觉和工业读码需求。

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