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證直接部件標識碼品質

直接部件標識 (DPM) 是透過鐳射或化學刻蝕、氣動打標或噴墨印刷,在組件留下永久標識的流程。DPM 碼常見於汽車業、航太業、電子產品業及醫療器材業等產業,因為組件可能需要:
- 通過如汽車引擎等有化學品或油類的環境,這類嚴峻環境會損壞標籤式條碼
- 基於法規或安全理由,而要在其生命週期內全程予以追蹤,例如病患置換的膝關節
- 維持極小體型,而難以貼上標籤,例如智慧型手機組件
有能力追蹤定位含有 DPM 碼的組件,有助於將仿冒品減至最少,確保品質,以及符合許多不同的法規要求,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唯一裝置識別碼 (UDI) 命令,還有醫療器材方面的歐盟委員會醫療器械與體外診斷法規 (MDR/IVDR)。
DPM 碼無法像標籤那樣可以重印
直接部件標識方法容易產出對比度低,單元位置不佳或單元大小不一的條碼。此外,欲標識的表面可能暗淡,可能是鑄模或具有高度反光特性,較少像標識那樣乾淨一致。表面可能光滑並反光、有斑紋、粗糙或有顆粒。因此,用於 DPM 碼的驗證方法必須能在所有條件下提供可靠且一致的結果。無法讀取 DPM 碼可能導致必須捨棄整個組件,或在生產線下游造成安全召回問題這類的重大問題。
透過條碼驗證確保 DPM 碼的品質
使用條碼驗證能可靠地判斷 DPM 碼的品質。驗證是任何條碼追蹤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,需要經過校準的條碼驗證器,根據預先定義的特定條件產生品質等級。驗證條碼本身是否符合規範,並具有正確的資料結構,還有判定標識品質。等級旨在預測條碼可於整個生命週期內成功讀取的程度,而不只在早期掃描點。
組件製造廠商無法控制設備客戶與後續使用者用以讀取 DPM 碼的方式,還有進行讀碼時的環境條件。因此標識應要達到最高品質與最大對比度和一致性。
根據 ISO/IEC TR 29158 (AIM DPM) 國際標準,條碼驗證器必須驗證許多不同的相關變數,然後加以分析,針對條碼無法讀取的情況來判斷其影響程度。這可用來預測在許多不同的條件下,能否使用各式各樣的掃描器成功掃碼。
驗證器必須檢查每個單元的尺寸與位置均適當、整體的幾何形狀、是否有任何損壞,還有對比度。光源的類型與品質會對 DPM 驗證造成重大影響。這個標準允許使用 30 度和 90 度光源角度,還有 45 度與穹頂光源。30 度和 90 度光源可照明困難表面上的符號,如彎曲的反光基材。務必擷取要分析的條碼圖像和指定驗證等級。
完成驗證流程並產生正式的等級之後,下個步驟就是查看有哪些參數造成等級降低。若要瞭解 ISO 29158 品質參數與常見解決方案,請下載瞭解條碼驗證結白皮書。